2007年8月28日星期二

城市最美在深夜

生活在一个城市里,人们永远是忙忙碌碌的,是为了谋生也为了能更好的享受生活。只有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你才会发现原来城市在离开了喧嚣和忙碌之后是那么的美。夜把真实还给了城市,就像一个浓妆艳抹的女士卸去了装束,那样的美是如此的无暇,让你觉得有点不可思议的,那是真的。

一个人站在窗台,望着街边星星点点的路灯,不愿意说一句话。白天人海人山的街道,在这时仿佛进入了梦乡,偶尔走过的一两个行人,也是悄悄地悄悄地生怕将它吵醒了。周围的一切仿佛都沉沉的睡去,一切都是那样的安静。我隐约听见了它们的呼吸和心跳,我们可爱的城市充满了活力,这也许是夜赋予的吧。头上的天空是深邃的蓝,偶尔有一架飞机,一闪一闪的掠过头顶,很像一只迷失方向的萤火虫。这夜真的很美,越是美的东西就越无法形容,只能用心去聆听去感觉。

城市的夜跟乡村的夜又有一些不同,它的夜是喧嚣了一天之后的安静,这种喧闹和宁静产生的反差将这种美升华了,非同凡响。有时候太美的事物,常常会让人感到一些惆怅,美到了极致也许会有些凄凉。生活太不可思议了,总是让美好的事物来的如此突然如此出乎意料。

看着这一切,我没有一丝睡意,真希望一直这样下去,直到几年几十年几百年都无声无息的流逝过去。

2007年8月27日星期一

好样的“东方小神鹿”!!

8月26日晨6时,8岁海南女孩张惠敏在54岁的父亲张健民的陪同下跑进北京。她7月3日从海南三亚跑步出发,途经海南、广东、湖南、湖北、河南、河北,用55天时间跑了近3558公里。这么长的距离,对于一个专业运动员来说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何况是这么一个小女孩呢。

就这样一件事,在网上就引起了不少的争议,有人说这位父亲在虐待儿童。从古至今凡是能取得大成功的人,他们为取得成功所付出的心血和汗水,是我们一般人所无法想象也无法承受的。所以我们不能用对待一般事物的标准,去衡量这些超常行为。

我觉得这种狭义的思维方式很有问题,如果我们一看到超常的举动就大呼:这怎么行呢?怎么能让这么小的孩子做这事呢?那么我们就永远都别想进步了,因为进步是建立在不断突破不断超越的基础上的,而这些突破又很容易让一些人吃惊,让一些人大呼小叫。在历史上有不少准备超越的想法,就在人们的惊讶、不理解、大呼小叫和无知的阻挠下,被残酷的抹杀了。

新浪一位网友写的很好,我们能不能给“东方小神鹿”张慧敏和她的父亲多一些理解?我们能不能换个角度看待问题呢?可以说没有这样一个父亲,我们今天很多家长就不会想象到,一个这么小的孩子也能够超越常人,跑完这不可思议的3500多公里路。

我们不妨为她加油,为她喝彩!给她更多的支持、理解和鼓励!

2007年8月25日星期六

新京报是如此保卫中国制造的!

新京报:保卫中国制造是一场持久战

“第三,市场上仍然存在对假冒伪劣产品的购买需求。”
“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很不平衡,一些大城市已经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而广大中西部地区还十分落后,这些地区的民众还很难承担优质产品的成本和价格。因此,在我国就普遍存在明知产品质量不太好,为了省钱也购买。”

本来我以为这篇文章应该很有战斗力,觉得MADE IN CHINA这个招牌有希望平反了,觉得你新京报是条汉子敢跟洋鬼子打持久战了。一看我才知道,原来您是在打自己耳刮子呐。

什么叫对假冒伪劣产品仍有购买需求?什么叫明知产品质量不太好为了省钱也购买?用您这逻辑,我们那些制假造假商还有理可依了,还光明正大了。也难怪那些老外都排斥我们中国制造的东西,敢情我们对假货还支持有据了。

您说的没错,我们对假货的确还存在着一定需求量,但您也不能用这种理由这种逻辑来为中国制造辩护啊。老外一看跟他们同伴说:嘿,你们瞧瞧,他们丫的制假造假还如此理直气壮了,这叫我们怎么能放心的买他们的东西呢?

想不出好的理由来辩护,您就甭辩护,像现在这样作出自己打自己嘴巴的事,那真是丢人丢到家了。我真搞不懂了,新浪的编辑们都干什么吃的,怎么只看标题不看文啊,像这样的文章还真敢往上登。

新京报今天您总算让我长见识了。

2007年8月24日星期五

社会失去了感恩的心

湖北5名贫困大学生受助不感恩被取消资格

以专为民工打官司而出名的重庆律师周立太在其博客上写了一篇博文《又有一群“狗日”的跑了》,用极端的字眼辱骂自己曾帮助过的农民工,指责讨薪成功后很多农民工立刻开溜,全然不理律师费一事。

上面两篇文章给我们出了这么一个题:受到帮助后是否应该感谢帮助你的人?我觉得应该感谢,只要不是侮辱性的施舍。知恩图报一直是我们中国人的传统美德。想想,当你处于困境无法自救的时候,一个旁人伸出援手拉了你一把,救了你一命,你难道不应该向他表示感谢吗?

有人要问了:你这题目不对啊,明明是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受助的人不知道感谢,怎么能说社会都失去了感恩的心呢?我也看到很多网友都在恶狠狠的批评这些大学生和农民工不知道感恩。其实只要仔细想一想,你就会明白,如果大多数受到帮助的人都不愿说谢谢了,那么这就很能说明社会中大多数人都开始对受助还要感谢陌生了。那为什么我们看到的只是这些弱势群体呢?那是因为很多不懂感恩的人,都不太需要受到帮助,也就是说他们都不属于弱势群体。

懂得感恩是一种社会风气,如果社会都不注重感恩不倡导知恩图报的行为,那么我们凭什么还要强求弱势群体这么做呢?我觉得正是那些娇生惯养,整日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而又不懂得感恩的朋友们,带坏了我们的弱势群体。我就纳闷了,你们还好意思去评论他们不知恩图报?

可能我的说法有点偏激,但是感恩是种社会风气,是要靠我们每一个人去实践去倡导的。我不相信如果我们大家都知道感恩提倡感恩,弱势群体们还会连句谢谢都不舍得说吗?

2007年8月23日星期四

我们这专家最多

看到一段博文:“现在的‘年轻人’,你们都在崇拜什么?对于很大一部分人来说,你们就是盲目崇拜。天天盯着类似‘好男儿’、‘超女’等的,你们心里到底在想什么?他们有什么值得你们去为他们这么‘卖命’?论人品,论能力,轮艺德,论社会贡献……也许他们最大的贡献就是为个别电视台,通信公司和某些个人赢得了很高的利益,而收刮得就是你们这些一厢情愿的人。”这样说很不好嘛,这些“超人”都是“专家”们选出来的,怎么会没人品没能力呢?还有我发现,我们的国学大师最近也多了起来,而且还来势汹汹,大有一举光复5000年国学精华的势头。

眼看着专家如同免费商品似的,一大群一大群的冒出来。我就愁上了,明天出门万一走了神,不小心踩死俩“专家”咋办?

说来也奇怪,别国的专家大都老老实实的搞科研,就算要发表意见也是一篇篇的专业论文学术报告什么的。我们的这些“专家”,怎么都跑出来家长里短来了,难道都忙完了闲着没事跑出来娱乐娱乐?

我看未必,如今一夜间冒出这么多“专家”,估计这都是一夜成名惹得祸。这些人成名的目的和超女超男们不一样,他们主要是为了争取发言权。因为在如今这个信息无比廉价的时代,只有戴上专家这顶帽子,才能拥有至高无上的发言权,而且即使说错了也能用这光灿灿的头衔镇一镇。

这些“专家”还有个爱好,就喜欢挑人毛病,愣是把一个错别字从一大篇文章中找出来。找出来还不算,还要从方方面面来解释怎么个不对法,也不知道曾经有多少本字典就这样“惨死”在他的手上。


以后老外如果问我们:中国什么最多?我们可以骄傲的告诉他:我们这专家最多。

2007年8月22日星期三

潜规则制约着我们

“……许多人可能还不大清楚演艺圈的潜规则,其实不止演艺圈,还有体育圈、政府圈。。。几乎每个圈子都存在着这类潜规则,例如最近山西的黑砖窑童工奴役事件就是这类潜规则暴露的典型尖锐案例。要说到互联网,当然也不例外,圈外的人也许还不熟悉,但是圈内的人却对潜规则推崇备至。

互联网的潜规则就是不能破坏和谐社会大好前景,不管是个人还是媒体,不管是blog还是论坛,只有出现令和谐社会难堪的污点就会被坚决清除掉。安 替的blog曾经关一个开一个,开一个关一个,最后没脾气的消失在blog圈,后来越来越多的blogger都经历了这样的事件后,也逐渐向和谐的怀抱扑去;中国曾经还打算立法限制媒体报导突发事件,虽然最近被删除,但是媒体和网站都很遵守这个规则,许多新闻报导过一两天就出现找不到页面的提示;连不做恶的Google在中国也知道这个潜规则,当特定关键字搜索时就出现找不到服务器的提示;Google都如此,那就更不用说雅虎、MSN都配合和谐社会提供不和谐证据的丑恶了。

相信写blog的不少人在各大BSP都有无故被删的情况,据说在搜狐,哪个博客作者没有被删帖,说明这个作者不合格,每星期要是没有被删除了一篇两篇日志的,作者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最后只能逃跑了事。连有点特立独行的zuola在blog被长城拒绝之后,也只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没敢说二话。……”

上文转自风言疯语之IT罗盘

还能说什么,没什么好说的。

2007年8月21日星期二

廉价的生命

闾丘的博客上看到一篇名为《面对天灾,我们可以做的很多》的文章 ,文中提到香港的自然灾害预警机制。我一直认为香港是中国最发达的城市,消费水平也比其他的城市要高。而且有不少西方发达国家的比较人性化的东西,在香港都有不错的体现,相比之下内地做的就有些差距了。只要我们去认真了解一下,就会发现在世界上越是发达的城市越是发达的国家,他们政府对当地居民的生命安全也越是看重。

廉价这个词经常是和数量多联系在一起的,由于人口多难道生命也会变得廉价?确实。中国的劳动力是比较廉价的,不过更加不幸的是一些劳动者的生命也被廉价化了。在一个人性化的社会里,生命是绝不能被廉价化的。劳动力被廉价化是因为我们人多没有办法,但是生命是绝对不可以被廉价化的,因为我们都是人。

为了使每个居民的生命都受到应有的保障,我们的政府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这当然需要很多的财力和物力,也不是一两天就能保障起来的。在这方面我们还有很多东西要像发达国家学习,生命有保障才不会显得廉价。

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把最好的保障先给予最需要保障的人。

2007年8月20日星期一

性观念不需要统一

性这个问题在中国一向都很敏感,围绕着这个问题也展开了不少的讨论,但正反双方似乎始终水火不容。有些人认为性是一种邪恶的事物应该严厉打压,而另一些人却觉得我们的开放程度还不够,需要加大普及的力度。个人觉得对于这些事不妨顺其自然,没必要坚决抵制,也不提倡大张旗鼓的无限制开放。

这种中立的方式很好很符合自然法则,因为如果严厉打压势必造成畸形发展,而如果过度开放又会有很多人由于无法接受而日夜烦恼。在一个和谐社会里,每个人都有权力在不干涉他人生活的情况下,决定自己该怎么生活。如果把一个不愿意过度开放的人,放在一个过度开放的环境中,那么这人肯定无法像其他人一样正常的生活下去。

对于性取向的问题,同性或是异性恋都是可以的。可能有人会觉得同性恋是违反自然规律大逆不道的事,这就太小看自然法则了。在我看来自然法则绝不会让同性恋的比率大大超过异性恋,因为这会威胁到人类这一物种的存亡。既然这样我们也就没有必要去强行改变少数同性恋者的性取向,他们有权用他们喜欢的生活模式去生活,正如你有权用你喜欢的方式生活一样。

性从始至终都是一个很自然的东西,就和手、脚、眼睛、鼻子、耳朵一样自然,只是我们把它特殊化了,这种特殊化又被强加到了很多人思想中。这种强加的东西是不合理的,现在应该是顺其自然的时候了。可能顺其自然对一些人来说,好像十分的可怕,因为它就如同黑暗一样不可琢磨。其实很简单,顺其自然就是不要把自己的观点强加到别人身上,从而对异己者大加改造。要知道这种强制行为是一种很可笑的做法,不过这样也好,从此地球将再也找不出一个不一样的人了,所有矛盾也从此烟消云散。

在自然法则里没有“强制”这个词,对性的看法更不需要统一,每一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性观念,就如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大脑和思想一样。

2007年8月19日星期日

网瘾不只属于青少年



现在一些家长,动不动就说自己的孩子上网成瘾了,读书都没心思了。其实网瘾是属于这个时代的,在这个时代里每一个使用网络的人都可能成瘾,就像战争时代每一个参战的士兵都有可能牺牲一样,是很普遍的事。你总不能说,年轻的战士怎么老是牺牲啊,好像老兵从来不牺牲似的。

由于网瘾本身具有普遍性,所以我们不能因为有成瘾的可能,就强行不让青少年接触网络,就像不能因为怕牺牲就不让年轻人去当兵一样。

还有一点误区就是,家长总是把上网和网络游戏等同看待,认为一上网孩子就只会玩游戏,一玩游戏那肯定就会上瘾,之后就会影响学习,这样上网就等价于影响学习了。这种想法是不对的,很可能是由于家长对网络到底能带给我们什么,没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对于一件事物,只有了解得比较全面之后,才能最大限度的避免对它的误解。所以家长的网络普及也是非常必要的。

只有当大人们亲自体验并融入了孩子们的生活之后,才能对孩子的世界有更清晰的认识和更深入的理解。到那时就不会再出现视网络为洪水猛兽这样的可笑观点了。

关心孩子,理解孩子,是每一个合格家长应尽的义务。

2007年8月18日星期六

请对已逝者给予最起码的尊重

时下网上关于鲁迅的各种议论多了起来,而且这些议论者是越议论越起劲,生怕别人不知道他头上还长着个脑袋。我要说的只有一句:请对逝者给予最基本最起码的尊重。我想没有哪个人会希望在自己死后还有人在背后指指点点的评论不休。

这些议论里面有这么两条:一、高中语文课本大换血,用金庸的武侠小说替换鲁迅的小说;二、鲁迅如何看待中医的议论。

先说第一条。我个人很喜欢金庸的小说,他的武侠小说可以说是武侠小说界的一个典范。高中课本用他的文章,我当然也赞同。换下一批老的文章,换些新的作品上去也很不错,谁希望成天读一个作品。但是有一点要说清楚,不是因为这些老文章有什么本质的问题,更不是这些文字失去了学习的价值,而只是为了换些新东西进来以避免产生审美疲劳罢了。这些老文人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是后人无法取代的,他们作品的价值也是不可磨灭的。

至于鲁迅曾今评击中医是否正确,我觉得请中医的维护者们先搞清楚,鲁迅生活在什么时候。那是20世纪初,那时的中医是什么,都是些骗钱的江湖郎中而已,鲁迅批判错了吗?现在什么都进步了,至于中医是不是也进步了我不清楚,应该是有进步的吧。当然骗人的中医现在还是有的,只是有人管了,不敢太嚣张了而已。

对鲁迅的评论还有很多,当然我希望还是少评论为好,至少在没弄清楚怎么回事之前别他妈瞎评论。您死后也找个人来对你指手画脚,您乐意啊?

对已逝的人,请给予最起码的尊重,谢谢。

母语,还病了?!

好久没有听到这两个字了,母语。既然有一些爱国人士,提出了母语病了,中文病了的这种呼吁,我不得不为我们的母语捏一把冷汗。更有甚者竟然说我们的母语已经病入膏肓,很有一种大难临头的感觉。

我们来看看我们的母语到底是怎么病的。根据这位“评论家”的描述可知,他认为“当下的教育对外语必修的重视太莫名其妙了:小学、中学、大学、硕士、博士等20多年的学习中,外语是唯一始终必修、必考的课程。”,而且“眼下母语的状况,非常类似我们的传统道德:皆言其善,皆不行善。”。照这样看来,好像我们全民都在积极的学习外语,积极到几乎把自己的母语都快忘了的地步。那么真是这样吗?试问中国这十几亿人口中有多少是能说流利的外语的,又有多少在学好外语之后真正的将其用作日常交流的?

这位“评论家”还在文中引用了法国作家都德的《最后一课》,他这么说的“那位法语老师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的箴言如雷在耳。比照我们当下对待母语的态度,尤应前世不忘,后事之师。”。是啊,人家做了亡国奴,仍然不忘母语,我们一个泱泱大国怎么能如此冷落自己的母语呢?看来我们只能,强烈抵制使用外语,在中国的领土上都给老子说中文,不说中文拉出去枪毙。

不错,我们古老的方块文字,正在以各种各样的方式组合成新的段落,组合成新文章,表达着各种各样曾经连想都想不出的意思。于是一些“爱国的评论家”也开始有些看不懂了,怎么办呢?喊啊,把看不懂的文字喊回心目中的那个“母语”状态去。多好的办法,一来不会显示出自己的老朽,二来也为自己弄来了一顶爱国人士的帽子,多好的一件事啊。

退一步说,即使用外语的人多了,人们学外语说外语的热情越来越强烈了,这也不是什么坏事啊。也不至于什么,中文病了中文死了,这么叫啊。我反道觉得中国人的外语能力很有待于提高,别到了国外把你好说成“you good”。

什么中文病了,中文死了的,都是一派胡言。自己跟不上时代就明说嘛,跑出来危言耸听寒碜不寒碜啊?

2007年8月17日星期五

草根样

明星们可以这样写博客:今天我去北京啦,明天我回上海啦,我家养猫啦,我家的猫要生啦。不但写什么都可以,而且写完之后根本不用担心点击率上不上万的问题,因为米粉汤粉们可不是吃素的,几千几万的点击量对他们来说算得了什么。几个草根朋友一看似乎略有所悟,回去也跟着上海啊北京啊猫啊狗啊的来上了。我想照这样发展下去可不行,待会一夜间满世界都成明星了多可怕,于是我开始担心起粉丝不够用的问题了。

不出所料,粉丝果然不够用了,那两个哥们眼看着自己博客的点击率整日屈指可数,开始思考起人和人差距咋就那么大的问题来了。

其实在我看来,如此的模仿大可不必,明星有明星的精彩,我们草根难道就没有自己独有的一面。想要由草根变明星,就决不能人云亦云,要亮出自己独特的观点展示出自己存在的理由来。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精彩,不可能只有明星有精彩平民只能做粉丝做草根。当然,除了要有自己的个性外,还需要有坚持不懈的精神,不论有没有观众都要坚持写不停的写。总有一天你会发现百度被你征服了Google为你疯狂了,你的日子从此好过了。

还有一点是最最重要的,叫做负责,对谁负责?别看到负责就想逃,还能对谁,对您可爱的观众呗。让别人辛辛苦苦在茫茫“草原”上寻找半天,好不容易看到个挺引人注目的链接,点进来一看都什么跟什么呀,大失所望的走了。您说您还感觉问心无愧,得意洋洋吗?不光是写博客这样,写书,做节目,拍片子都一样,能做到问心无愧那是最高境界(脸皮达到一定厚度者除外)。

这一年下来觉着草根还真不容易,写了好吧没人看,写得不好吧偶尔被人看到还要挨骂。其实草根有时是很自由的,没有压力,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反正有一句“我是草根我怕谁”为我们撑腰。而人一旦出名之后做事反而畏首畏尾的,关注的人多了指手画脚的也多了,一个字烦啊。说来也奇怪,草根们还特喜欢出名,生怕没人知道地球上还有这么颗草来着。

人就是这么矛盾,永远都无法满足,几多岁月就在这矛盾中过去了。

2007年8月16日星期四

在国内牛博算是很厚道了

国内博客我用过很多,什么新浪、搜狐、网易还有什么中国博客博客中国,大家用过都知道吧,那环境那玩意能玩吗?接着我就发现了Google的Blogger,这时候才知道什么叫自由,原来自由不只是用来说的,说得再漂亮不去实现就是吹牛B。说来也巧,那段时间好像Blogger刚被解封,正好给我赶上,总算让我自由了几个月。可是好景不长,自由的实践者终于被自由的吹鼓者强行的封杀了,这叫伪自由者的强盗行径。

言论自由在国内,不能说完全没有,比起当年张口闭口只能说什么万岁什么万万岁的时代,这已经算是很自由了。有一天,我发现罗哥开博客网站了,而且名字还特别的强劲——牛博,找来网址一登入,嘿,还真是牛了B了。也不管到底是傻B多还是牛B多,这火药味闻着舒服,其实我从小对这种气味就特别的喜爱,大概是基因遗传的结果。

说用就用,当天就从Blogger里转了几篇,自认为比较不傻B的文字过来,这就牛上了。用了几天后发现,这里的流量出奇的大,管它是真是假看着舒服就行了,瞧我多牛。如此一来,总算在国内有了个根据地,算是大大的高兴了一把。

最近看了罗哥博客上的文章,知道有些牛民们正在挑战牛博的,牛B限度。我们知道什么东西都讲究一个限度不是,何况这是在中国,在老布他们家还得有个限度呢。可以这么说牛博的言论自由限度在国内已经算是极限了。如果连这种限度您都无法满足,那您也就另谋新地去吧。

瞧瞧王朔的X岁寒,虽然没什么谱,但你至少也寒了一个不是,这还不叫自由,那您还是到自由女神屹立的地方去,或许能找回梦中的自由天堂。中国好不容易申个奥容易吗,您还傻得挺深沉的来个唱反调,谁看着谁不啐啊?

一句话:罗哥挺厚道的一个人,牛兄牛弟别再给他找麻烦了。

【我在牛博开的,请大家多多支持。
http://www.bullog.cn/blogs/LopeSun/Default.aspx

2007年8月15日星期三

关于韩寒的那本《通稿2003》

吃好晚饭闲的有点心烦,随手点开了豆瓣的页子,在一阵乱点之后一个黄底黑字的LOGO吸住了我的眼球,仔细一看是韩寒的。对于韩寒我不是很了解,以前一度将韩寒和徐静蕾混为一人,也不知道原来他是他而不是“她”。

书的开头有这样一段,让我坚持一口气读完了这100多页纸:中国的教育是比较失败的教育。而且我不觉得这样的失败可以归结在人口太多的原因上,这就完全是推卸,不知道俄罗斯的经济衰退是不是人口太少的责任,或者美国的9·11事件的发生是否归罪于美国人口不多不少。中国这样的教育,别说一对夫妻只能生一个了,哪怕一个区只能生一个,我想依然是失败的。

这本书的确在一定程度上道出了,一部分的在做和以前做过学生的人的心声。我说这本书好,不是因为它精彩的抨击了中国的教育体制,也跟泄私愤带来的快感没什么太大关系。这主要还是因为它把我多年前想说想表达,而又表达不出表达不好的那些意思和内心的疑惑,大部分都很到位的表达出来了。

想想也是曾今老师这个词,在心目中整个一权威,不仅权威而且至高无上,就差给他万万岁了。后来发现心中的权威越来越漏洞百出,越来越不堪一击,在有些方面还不如自己先进呢,原来这就是老师,老让人失望的老师。

对于作文这一“文学体裁”的评价,也相当到位,把这种应试文章的弊端说得是清清楚楚。作文就像一个戴在学生头上的文字紧箍,让他们失去了真正写作的勇气和思路。素质教育喊了千遍万遍,教育体制也一年年的改着革,到头来得到的是什么,不仍旧是一个带着一顶华丽帽子的“应试教育”吗?

还有很多问题我就不一一列举了,看完那本书你就能领神会了。

2007年8月6日星期一

革命和文艺复兴的重要性

中国的统一是用武力实现的,这种武力有个体面正义的名字叫:革命。至于革命的代价却很沉重,在这里鲜血和生命成了赌注,换来的或许只是短暂的安定和片刻的美好。一些老人们在回忆起曾经的动荡岁月时,也不免会流下几滴饱含苦楚的眼泪,他们是深知革命的意味的。

说要再次革命,我想不光老人们要反对,就连很多出生在和平年代的中青年朋友也会反对。是的,我们如今的生活环境虽不是很美好,但是与革命年代的战火硝烟相比已是十分不错的了,根本没有再次革命的必要。

但有一点是需要指出的,就是说任何一个政权都是需要不断完善的,其间不可避免的会有一些较大较深层的体质性问题需要得到改变。这其实就是一种革命性的改变,这是政权健康稳固发展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方法。如果长期不对其进行较大改善,那么最终将迎来人民的强制性政权体制改革行动——革命。也就是说当一个政权再也无法自我改善了,它的一些问题因长时间得不到解决而越积越多之后,那么它的命也迟早是要被革掉的。

算了,政权之事不说也罢。何况如今又是社会和谐稳定,人民衣食无忧的时代,革命是毫无立足之地的。

在我看来一样东西,不必常常有革命性改变,但若是一件事物由原本的清澈合理变成了混乱浑浊,那就非得要革它一命不可了。中国文艺就是这么一样东西,自以为在不断改变,紧跟世界潮流,大可挂上“革命”的旗帜招摇过市,实则越来越无理越来越没谱。

估计不少也对中国文艺的这种混乱也是知道的,只是一出来批评指点就被人嘲为落伍,说他跟不上时代步伐。直到现在这种无谱的文艺变得越来越“合理”,也越来越被大众相信为的确时尚了,可以说是深信不疑。

看来发起一次全球性的文艺复兴非常有必要,如此才能让世界各国的文学艺术真正的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让各国文艺再次焕发出绚丽夺目的光芒。